圆桌论坛大湾区经济发展机会与香港定位如何
嘉宾:汇丰银行大中华区原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
主持人:非常荣幸和大家分享今天第一个专题,前面各位首席和大家讲了全球经济形势和国内的经济形势,回归到现在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我们讲湾区时是四大湾区,刚才讲了美国经济的韧性以及近邻日本、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再看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湾区中可以明显看到支撑一个湾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两个因素,就是科技和金融。我们在谈的时候从三个角度,首先香港作为全球的金融中心对湾区尤其是粤港澳内地的几个核心的城市的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来如何带动?我们的规则是每个问题,每位专家3分钟以内,首先请屈首席来聊一聊。
屈宏斌:抛砖引玉。很显然,香港过去是对全国特别是对大湾区起到主要的离岸市场,首先在未来要先保住这个(保底),离岸市场要做好这个角色。把过去大湾区的企业也好,或者是大陆的企业要去别的离岸金融市场的东西,香港能不能市场份额继续做大一点。当然现在也有一个机遇就是去美国上市的可能少了,但是它也未必就来香港,它可以去新加坡或者是别的地方,香港这方面恐怕还要做更多的工作,把这个东西做好。
第二,大湾区的融合度还有待提升,其实大湾区的融合度比法兰克福和巴黎和布鲁塞尔这三个城市的融合度要小得多,至少人家还有一个统一货币,至少人家还有劳动力市场人流的更便利,我们这个实际上相比之下有不同的关税、不同的货币、不同的资市场本体系,甚至连货币政策都不一样。例如今年香港在加息,内地在降息,今后各方都要共同努力,在可控的前提下增强在人,商品和资金方面的融合。
第三,大湾区要做一个国际湾区。国际性方面香港有优势,或者说对大湾区和国家而言,香港真正的价值就在做大陆的其他城市不擅长和不能做的事。比如国家和大湾区目前和未来都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全球地缘政治新挑战,香港应该用好自身独特的一国两制和国际化程度优势,积极加强和发达经济体的经贸科技合作,这不仅会对香港自身的发展来说很重要,也会对大湾区和国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持人:我理解屈首席是对香港对外基于金融、法律的制度和欧美制度的无缝的对接,我们也看到中国大陆在“一带一路”的出口方面,如果把东盟算上也有46%的比例。我想它对欧美开放同时对“一带一路”的开放和对内地的支持都是很重要的。
丁爽:粤港澳大湾区有足够的人员规模。同时,大湾区从经济的角度也是非常多样化的,是全国制造业的中心,同时也有科创,广州在现代服务业方面也是有很好的基础。再到香港,它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当然在科创方面香港可以跟大湾区的其他城市进一步合作,但目前来说它最大的增值就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在国内没有任何其他地方可以替代。但是实事求是地说,这个金融中心在过去几年的地位有所下降,原因是多样的,不是香港得能够控制的很多因素,包括一些社会事件和新冠疫情,现在金融中心的排名是有所下降的。
现在最关键的是怎么能够重新恢复香港昔日的光辉,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回归于它的本源,一国两制,这是香港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之处,它的税收制度具有吸引力,另外还有要素的自由流动,,包括资本、资讯、信息、数据等。同时,它还有独特的法律制度,刚才刘总也提到了普通法,不仅仅有普通法,而且有独立司法的特性。再呼应一下屈首席说的,就是要强调它是国际的。
所以香港一方面需要与大湾区其他地方融合,但是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特点,要对标国际,在面向国际方面,不仅仅是要面向欧美,现在看到一个新的趋势,就是全球的贸易流、产业链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们的研究发现现在全球南部和南部的贸易流的比重在上升,南部和北部贸易流比重在下降,北部和北部的贸易流比重也在下降。除了欧美之外,香港也要抓住南部与南部之间的贸易流和资金流增加所带来的机会。
主持人:谢谢丁首席,有请程实分享一下。
程实:我觉得首席论坛不愧是首席论坛,三年之后回到香港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香港能够给大湾区带来什么,我觉得香港给大湾区主要有6个方面的帮助:
第一,香港能够给大湾区提供开放的激活点;
第二,能够提供改革的试验田;
第三,能够提供路演的大富态;
第四,能够提供资源的蓄水池;
第五,能够提供专业的强支持;
第六,能够提供的是绿色的影响力。
我每个稍微展开讲两句话。第一是开放的激活点,现在所处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地缘政治的动荡非常剧烈,前面两位首席讲得非常到位,香港对于中国的意义始终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实际上整个外资最信任、最习惯投资中国的一个平台,是我们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激活点。
第二是改革的试验田,香港的特殊点在哪里呢?我们改革的深水区或者是敏感点在香港可以有很多尝试的可能性,举个简单的例子数字货币,香港保有了三条路线的可能性,这在中国内地前两个是不可能的。香港对于内地的意义是有很多先行先试的空间。
第三是路演的大舞台,在香港实际上讲好所谓的湾区故事、中国故事最好的平台,这里听到的人是最多的。
第四是能够提供资源的蓄水池,这个资源包括人力、劳动力、知识、信息,这里都是有充分积累的地方。
第五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专业的强支持,前面丁首席讲得很到位,香港无论在法律、合规,包括金融的行业方面都有很多的积累和经验,这是未来湾区发展的重要的财富。
最后是香港绿色的影响力,我们都知道在座很多朋友都是从内地来香港的,香港是典型的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的地方,可以成为大湾区绿色发展的一张很好的名片,因为香港是很好的旅游城市。
还有一点是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最近两年有一块发展得非常好,就是绿色金融方面的发展,绿色的债券的发行去年年在香港有超过亿美金,增幅是超过45%,这是非常重要的香港未来可以帮助大湾区做好绿色金融的一个点。谢谢。
主持人:我们这个非常有层次性,屈首席强调了和欧美大市场的连接,丁首席是强调南南合作有非常重要的增长潜力,程首席说了是对湾区对内,罗首席是粤开广州的代表,从内地对香港有什么期望?希望香港发挥什么作用?
罗志恒:
谢谢主持人,前面几位专家谈得比较全面和具体,我简单补充一下。
一般意义上的国际湾区往往是经济的概念,通过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让市场经济有一个效率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和其他湾区相比,最大的异质性特点在于经济逻辑和政治逻辑的交织,不仅事关规模经济提高效率,而且还肩负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和扩大开放的重要使命。大湾区的最大优势是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如何发挥优势并让9+2个城市实现融合发展是关键。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制度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使得资源、人口、货物的流动很难像内地统一大市场一样自然和顺畅。这意味着首先要承认制度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下功夫”。我认为与其均等地追求资金、产品和人员的全方位自由流动,不如以人的自由流动为突破口,逐一发力。这就要求公共服务领域的趋同率先破局,其实也更加客观和现实的。比如说社保的可携带性;比如说医疗和器械产品认证和标准的统一。
主持人:谢谢罗首席,第二个问题更加具体一点就是香港和大湾区核心的城市怎么样来深度合作,比如说屈首席说提了很多年,中间也有疫情中断了三年的影响,包括横琴、前海、南沙以及深圳现在所说的深港的河套科创中心,以及大家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