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我的大学
内容提要:时代背景,高考概况,河海大学(水港系)概况,部分课程,部分重要老师,部分重要场馆,图书馆,校园生活,大学的意义,继续主动学习。
本文资料,来源于网络(百度,教育部,河海大学,等等);本文照片,来源于“河海大学小海螺记者团”;内容仅供参考,均以实际为准。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之一。
年,中国恢复高考。
恢复高考,给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提供了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经济的发展,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利国利民,意义深远。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宏图初展,百业待兴,朝气蓬勃,时代主旋律是“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至二十年间,全国高考录取人数,每年在万人以内,大学生,是珍贵的人才资源。
世界各地,有各种各样的大学,创办时间有早有晚,创办以后,有的连续办学,有的几经变革,在各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各种机缘,各种各样的人,来来往往,有的是老师、学生,有的是领导、员工,有的是游客、路人,各有各的体验。
年7月,我在浙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年,全国高考录取率大约27%,浙江省理科高考总分是,理科本科分数线是,我的高考总分是。
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有的比较成熟理性,有的可能主要就是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大学的主要参考标签之一是“全国重点大学”,“工程”是年正式启动的,“工程”是年提出来的,年开始有“双一流”的概念,这些标签,后来成为选择大学的比较直观的参考因素之一。
我们东阳中学同班同学,总体而言,当年高考成绩不错,全校8个毕业班,其中7个理科班,1个文科班,理科男生状元、理科女生状元都在我们班,有5个高中同班同学,选择了在南京的高校:河海大学1人,南京工学院2人,南京航空学院2人。
南京工学院,年更名为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学院,年更名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河海大学,是我的大学本科母校。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是河海大学的本部所在地。
年,南京大学水利系、交通大学水利系、同济大学土木系水利组、浙江大学土木系水利组、华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后来厦门大学等部分学校的水利专业也先后并入。
年确定为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1年更名为“河海大学”。
年入选国家“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名单。
目前,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合计75所(具体名单,以教育部官方网站为准)。
河海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之一,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目前有3个校区(南京西康路本部;年启用的南京江宁校区;常州校区),有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流学科,有海洋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等优秀学院,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9大学科门类。
年8月,我到江苏南京上大学。
我们一个班32位同学,按照招生属地来源,来自于7省3市,以学号为序,广东省3人,福建省3人,山东省3人,北京市1人,湖北省2人,上海市2人,浙江省3人,安徽省2人,天津市2人,江苏省11人。
大学本科四年,我在河海大学航运及海洋工程系(日常称为“水港系”,名称源自年—1年期间的“水道及港口工程系”),其中,海洋工程水文专业1个班,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3个班,“水港87级”4个班合计人,这两个专业,后来渐渐发展成为目前的两个学院:海洋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以上两个学院,历史上曾开办的专业有:水道及港口水利技术工程,水道及海港水工建筑,水道及港口水工建筑,海军阵地工程,军港建筑工程,海洋水文,海洋工程水文,港口及航道工程,海岸及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技术,交通工程,海洋科学,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等等,毕业以后,校友们的主要工作领域是水利、电力、能源、海洋、港口、航道、海军、交通运输、土木建筑等等系统。
上大学期间,我们的学习内容比较丰富,课程安排比较充实:海洋工程,海洋水文,海洋科学,波浪,潮汐,海流,泥沙,测量学,计算方法,BASIC语言(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FORTRAN语言(公式翻译),计算机绘图,理论力学,水力学,土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工程结构,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工程制图,施工设计,港口与城市关系,港口规划与布置,防波堤设计,河口演变,海岸演变,海岸工程,桩基工程,航道整治,航道疏浚,海涂围垦,……,哲学,美学,科技英语,现代管理,……,本科四年,必修课、选修课合计大约70几门课程,让我们在海洋、港口航道、土木建筑等方面,有了比较全面的知识基础。
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届的学长,“水港系”主任席与耀教授,好象原来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本科生,随着华东水利学院的创立,到了南京,华东水利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之一,是港口工程等方面的专家;届的学长,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关孟儒先生,在海洋工程、海洋水文等方面造诣深厚,人如其名,发型整齐,风度儒雅,温和有礼,上课认真,有条有理;届的学长,“水港系”书记夏金仙教授,教导有方,宽严相济,桃李满天下,深得同学们的尊敬和爱戴;届的学长,“水港系”海洋教研室主任张长宽教授,是海洋科学、近海水环境、河口海岸工程等方面的专家,年成为河海大学校长;“水港系”副书记杨士魁老师,班主任黄瑞兰老师,辅导员沈俐俐老师、朱宏亮老师,专业课程葛明达老师、牛克源老师、汤乃铭老师、谢金赞老师、曾焕阳老师、张重山老师、张东升老师、张君伦老师、张鹰老师……;成长过程中,有德才兼备、治学有方的老师、学长“传道,授业,解惑”,心存感恩。
我们的同学,有的毕业以后留在母校工作,教书育人,受人尊敬,意义深远。
我们平时上课、自修的地点,主要是工程馆、水利馆、港航馆、管理馆、图书馆等等,也有一些活动、讲座、课程、论坛、实习的场地,是在河海会堂、河海馆、科学馆、友谊馆、实验室等等。
资料显示,工程馆由同济大学设计,年6月开始建设,年1月竣工并且开始使用;水利馆由华东水利学院设计,年底开始建设,年底竣工,年交付使用;工程馆,水利馆,建筑风格基本一致,灰色屋脊,
奶黄色外墙,墨绿色钢窗,外墙上有大量常青藤。
高中、大学期间,我可能是一个喜欢文科的理工科学生。还算勤奋好学,但是没有聚焦在理工科课程方面,高二开始,文理分科,语文、数学、外语、政治是共同课程,理科生选择物理、化学、生物,文科生选择历史、地理,我选择了理工科。我们高中五十几位同班同学,我的“语数外理化生”学习成绩,大概班级前十。从高二开始,在文科方面,继续长期保持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喜欢阅读,博览群书。
高中3年,大学4年,图书馆,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平时经常在图书馆,经常惦记着喜欢的书,经常惦记着看到了第几页。
我上大学的时候,恰逢西康路校区新的图书馆启用,新旧两个图书馆,书刊很多,浩如烟海,报纸,杂志,论文;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文学;人物传记,学术期刊;……;读书看报,渐渐和吃饭喝水一样,成为一种习惯。
在图书馆读书看报,是我学生时代的宝贵经历之一。
多年以后,旧的图书馆,成了新的“校史馆”。
江苏省,是中国地势比较低平的省份,全面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太湖,洪泽湖,黄海),鱼米之乡,教育强省,文化大省。
“大学”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陕西省,湖北省,等等。
江苏省,有11所“大学”,其中8所在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各有1所,学生时代,曾经参访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等校园,曾经在南航图书馆看书,后来,由于公务或者旅游,到访全国各地、新加坡、美国的时候,如果有时间,都会安排参访当地主要的大学,学校各有千秋,大学发展过程中,人才济济,高手如云,“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走出去,突破局限,可以发现更大的世界,欣赏更多的美好。
南京,是中国八大古都(西安,北京,南京,杭州,河南郑州、洛阳、开封、安阳)之一,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整个城市,绿化很好。
河海大学南京西康路本部,校园环境比较优美,友谊山,气象山,华水路,河海路,绿树成荫,
花草树木十分茂盛,校园内
有很多高大的梧桐、雪松、香樟、银杏,春夏秋冬,阴晴雨雪,花谢花开,叶绿叶黄,都有美丽的风景。
据说,诸葛亮先生曾经称赞南京的地势“钟山龙蟠,石头虎踞”,“虎踞”就是清凉山,清凉山公园就在河海大学隔壁,三国时期,一直到唐朝,这片区域是近邻长江的,现有驻马坡、清凉寺、崇正书院等等景点。
校园内部的地势,有上坡,有下坡,还有小山,高低起伏,所以日常的步行、骑自行车可能比平地上更费劲一点,但是也因为这样,比较有利于锻炼身体,再懒的人也不会太缺少锻炼。
美国加州大学的伯克利、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校区,校园内部也是高低起伏的。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地势比较平整。
我们上大学的时候,主要的媒体是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第一代数字手机,大约年出现,语音通话功能为主)。平时午后,学校广播电台会有学生自己编播的节目,例如《水港星云》,也会播放一些歌曲和音乐。
陈百强、崔健、费翔、费玉清、郭富城、刘欢、刘德华、刘文正、黎明、罗大佑、李宗盛、李克勤、林子祥、齐秦、童安格、谭咏麟、王杰、小虎队、赵传、张国荣、张学友、张明敏、周华健,……,蔡琴、程琳、成方圆、陈慧娴、陈淑桦、邓丽君、高胜美、韩宝仪、李谷一、李玲玉、杭天琪、毛阿敏、梅艳芳、那英、潘美辰、千百惠、齐豫、苏芮、苏小明、田震、韦唯、王菲、徐小凤、叶倩文、郑绪岚、张艾嘉,……,肯尼·基、卡伦·卡朋特、理查德·克莱德曼、麦当娜、迈克尔·杰克逊,……,那些经典的歌曲和音乐,曾经丰富了我们的大学生活。
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电影《豆蔻年华》曾经到校园取景、拍摄,后来电影《致青春》曾经到图书馆取景、拍摄,电影《致青春》上映以后,看到母校的场景,热泪盈眶。
回忆起来,加拿大籍外语老师全程英文讲课的时候,数学分析课程上,实数,复数,函数,级数,微分,积分,……,曾经有时候似懂非懂,依然有同学从容淡定,对答如流,……,与智者同行,是人生幸运之一。
课余时间,球场上的传接配合,中国象棋的博弈,扑克牌80分升级的乐趣,古今中外奇闻趣事的分享,世界各地大小新闻的讨论,……,“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与同龄人一起成长,乐在其中。
《孔子家语》曾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上大学的意义之一,可能是可以发现一些优秀的人,可以和优秀的人一起同行。这些人,有优点,有缺点,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的曾经一起上课,有的曾经一起活动,有的曾经可能一面之交,毕业以后,有的经常联系,有的后来还没有见过面,……
大学毕业前,学校组织我们班级,到正在建设中的江苏苏州张家港、江苏盐城陈家港、江苏连云港实习,到了工程建设的现场,理解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艰辛和意义。
大学,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和阅历,拓宽了我们的格局和视野,让我们有一段比较完整的时间,在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健康成长,为后来的学习、工作、家庭、生活,打好基础。
年6月,我们“水港87级”师生,在工程馆外面的大草坪上,拍摄了毕业大合影。
年7月3日,我大学本科毕业。
我大学毕业以后,定居上海,后来继续主动学习,到复旦大学或者其他教育机构,进修了房地产、工商管理、国际贸易、资本管理等等课程,但是很少连续几个小时在图书馆读书看报了,在同济大学进修硕士的时候,如果是工作日的课程,经常在放学以后,从杨浦区四平路校区,自己开车,到长宁区虹桥的办公室,继续上班。
我们大学同班同学,家庭背景、人生际遇、兴趣爱好各有不同,但是总体而言,勤奋好学,与人为善,风气良好,大学毕业以后,普遍继续主动学习。有的继续在河海大学读硕士,也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等等学校培养的硕士、博士,职业发展等方面也比较稳健。
多年以后,我们大学同班同学,目前定居北京3人,南京3人,上海8人,美国2人,加拿大3人,……。
大学,未必尽如人意,好在求学有路,报国有门。
大学四年,感恩一生。
青春无悔,继往开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