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厉害富二代父亲给4亿创业赚回281
空手套白狼在中国商界并不少见,前有牟其中空手套飞机,后有周正毅空手套银行20亿。不过这里面的最强王者还是李泽楷,仅18天时间就用一家近乎空壳的公司,拿下了一家百年历史,每年过百亿净利润,资产数千亿的大企业。除开李嘉诚儿子的身份外,李泽楷的资本运作手段确实技惊四座。
年11月8日,李泽楷出生于香港。由于出生豪门李泽楷的生活自小是衣食无忧,但李嘉诚对其的教育确是按劳计酬,不过早享受奢华。因此在李泽楷小时候他的零花钱很多都是通过做杂工、侍应生、高尔夫球童等劳动换来的,同时为了让李泽楷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李嘉诚也很少让他乘坐家里的豪华私家车出行,更多的选择是搭乘公交车和计程车。不过,在锻炼李泽楷经商方面的能力时,李嘉诚很早就开始谋划了,他经常带李泽楷和哥哥李泽钜出席和黄的董事会,并设有专门的席位,有时候还会问及兄弟两人对于一桩交易或决策的看法。出于这样的培养,兄弟两人的商业敏感性越来越强。
不过,不像大哥李泽钜那样都遵从父亲的安排,李泽楷明显更叛逆,在很多时候都违背李嘉诚的意愿行事。年,李泽楷考入了斯坦福,李嘉诚希望他读商科,以后可以继承自己的衣钵,但是李泽楷却对科技更感兴趣,他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当时李泽楷为了不拿父亲的生活费,自己跑到了麦当劳、高尔夫球会所兼职赚钱。毕业之后,李泽楷没有选择回香港,而是去了加拿大。在加拿大待了不到三年时间,其母亲庄月明因病去世,李泽楷才选择回到香港进入和黄工作。
年,李泽楷在和黄工作了差不多一年时间就出来单独闯江湖了,不过他的单操是拿着李嘉诚给的4亿美元进行的。靠着这笔钱李泽楷投资创办了StarTV(卫星电视),但是这家公司在李泽楷的手里掌握得并不长久。年,李泽楷将卫星电视以9.5亿美元卖给媒体巨子、邓文迪前夫默多克,27岁的李泽楷掘到了第一桶金,而且声誉鹊起,为日后与其兄李泽钜分道扬镳分头创业打下了基础。也是在这一年,李泽楷创办了盈科集团,凭借着高超的资本运作手段,盈科在第二年就在新加坡借壳上市,并将公司名称改为盈科亚洲拓展。
在此后三年时间里,李泽楷把盈科的发展方向推向全球,主力业务就是地产,当时盈科在加拿大多伦多、北京、东京等地都有项目在做。这几年,李泽楷都在老老实实做事,本本分分赚钱。不过,在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业界就开始思考,在本地发展创新科技和高科技高增值产业,并逐渐形成共识:要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香港转变为依靠科技提供高增值服务的香港。当时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率先提出:香港“要成为在发展及应用资讯科技方面的全球首要城市,尤其是在电子商业和软件发展上处于领导地位。”数码港发展计划正式形成。基于这样背景下,李泽楷抓住了这个大机会。在年初,李泽楷向香港高层建议,由盈科投资建设数码港。这个建议正好符合特区政府的发展思路,双方一拍即合,李泽楷也顺利拿到了香港政府的大片土地。
年,李泽楷又开始运用资本手段来实现自己资本跳跃。当年5月,李泽楷用超3亿港元买下了一个空壳上市公司“得信佳”,在取得该公司的控制权后,李泽楷将“数码港”发展权益无条件注入“得信佳”,并将“得信佳”更名为盈动数码动力,主营高科技业务,成功实现借壳上市。通过这一操作,使盈科摇身变为高科技概念股,市值达到亿港元。同时,由于当年的互联网狂热,盈科被热烈追捧,市值很快从百亿级升到超过亿港元,甚至直追父亲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成为香港市值前10大。李泽楷也因此成了亚洲互联网神话缔造者和新世纪的财富英雄,而且他的神话还在持续放大——市场看多互联网,看空传统产业的情绪越来越浓烈。也是在这一年,李嘉诚出售了Orange,一举获得溢利亿港元,而李嘉诚的这一操作也为李泽楷后来的资本运作提供了关键性的帮助。
不过,李泽楷自己心里也很清楚,盈科高企市值的背后是互联网疯狂造成的巨大泡沫,换句话说,盈科根本不值这么多钱。为了让盈科看起来真正的有实力,李泽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资本谋划,很快一个非常诱人的机会又摆在了李泽楷面前。年1月,英国大东电报局和新加坡电信同时宣布,双方将就香港电讯与新加坡电信的合并进行洽商。前者是拥有百年历史的香港电讯市场的领导者,财年,其净利润高达.07亿港元,既有充足的现金流,还没有长期负债,是一家非常不错的公司。李泽楷清楚若能把香港电讯买下来装入盈科,做实盈科的愿望将一举实现,不过要实现这一愿望并不简单。
据当时估算,李泽楷需要付出亿美元才能拿下香港电讯,但此时他手上最有价值的就是盈科的股票,现金并不是很多。而且大部分精明人都知道,这就是互联网泡沫,一旦互联网高烧褪去,盈科就会成为烫手山芋。
为了尽快达成目标,李泽楷先是把盈科有意竞购香港电讯的风悄悄吹出来,以打乱对手的进展,为自己赢得时间。同时又立即着手与香港电讯高层谈判。他说“新加坡电信和你们一样面临向新经济转型的问题,两家传统企业合在一起,一定是先从节流而不是开源方面整合业务。如果新加坡电信成为你们的老板,必然会裁员和压缩业务成本,触及你们的利益。而盈科已经占据新经济的高点,自己也不会经营电讯业务,如果我们收购你们,不会在业务和人事上有什么变化,大家的利益可以最大保障。”在既得利益的诱惑下,香港电讯管理层动摇了,天平开始向盈动数码倾斜。
有了基本的希望之后,李泽楷开始筹措资金,倔强的李泽楷不愿向父亲李嘉诚筹借,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向银行借钱。确定方向之后,李泽楷找到汇丰银行开始谈判,他告诉银行“如果我们不能拥有整个香港电讯,收购就不会发生,也就不会用银行的钱,而银行还可以收些手续费用,赚这样的钱,你们会高兴;如果我们收购成功,我们则会用从银行借来的钱买下整个香港电讯。这样,香港电讯就是我的,将来还钱的对象也可以是香港电讯。”也就是说,李泽楷是拿还没到手的香港电讯去银行做抵押贷款,而香港电讯又是一家资产优良,没有什么负债的优质公司,不得不佩服,这招确实厉害。不过,精明的银行家们也不是这么容易被他洗脑的,他们更看重的是不久前通过一笔交易就赚取亿港元的李嘉诚的资产,至少,汇丰银行这笔钱借出去有人能够还而且还款能力绝对没问题。有了李嘉诚的背书,李泽楷顺利拿到了汇丰银行亿美元的贷款。
虽然有了亿美元现金,但李泽楷绝对不会全部把它们都给大东电报局。一番权衡后,他们决定尽最大诚意,给大东亿美元现金,剩下的只能给盈科的股票。与此同时,新加坡电信局也拿出了自己的方案,50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结局很明显,新加坡电信的50亿美元现金比起来,能够让大东马上拿到亿美金真金白银的盈动数码,最终会赢。年2月29日大东电报局决定出售香港电讯给盈科,而这整个操作时间仅仅花了18天。18天,一个近乎空壳的公司,凭借互联网高烧的泡沫,鲸吞了一家百年历史,每年百亿净利润,净资产数千亿的大企业。鲸吞香港电讯之后,盈科更名为电讯盈科,并一度创造了超过亿港元的市值,李泽楷也风光至极,甚至被冠以小超人名号。
不过顺风顺水的李泽楷也有失手的时候,在年4月,李泽楷的盈科曾向腾讯投资了万美元,占20%的股份。在电讯盈科由盛转衰的过程中,年6月,李泽楷以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的腾讯公司20%的股权全部卖给了MIHTC。不过短短一年时间,李泽楷便通过腾讯获得了超过10倍的回报,但也做成了他人生最遗憾的一笔交易。放在今天的腾讯,这20%的股份已经超过亿美金,李泽楷也错失成为世界首富的可能了。
在事业上,李泽楷除了投资腾讯提前撤资留下了一个遗憾外,其它的投资项目都较为顺利。但在个人感情上,作为钻石王老五的李泽楷,一直以来风流多情,感情生活多姿多彩,除了未婚替他生三子的梁洛施外,他总共10个女朋友。不过李泽楷的审美水平较高,除了外貌,他也很看中内在美,因为这些女朋友不是律师就是新闻主播,个个都是高学历的学霸。如今的李泽楷依旧是未婚的单身,其身家约为亿人民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