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礼辉金融科技发展之道即固守本源又勇于创
来源:金融界网站
金融界网站讯7月14日至15日“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参会并发表演讲。
李礼辉认为这一轮的金融业开放有几个重要的特点。
一、从保护性的有限度开放转变为实行国民待遇的全方位开放。几十年来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基本上是保护性的有限度开放。在保护性的金融开放环境中,中资的金融机构面对的是低烈度的竞争。在经济超高速发展、金融市场超常规扩张的过程中,各项金融业务得以迅猛发展。与此同时,由美国挑起的 箭在弦上,可能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对更加开放的中国金融业构成冲击。
二、金融业扩大开放与从严监管同步,包括:一是让财富管理业务回归本源。明确资产管理业务“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推动预期收益型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让投资者在明晰风险、尽享收益的基础上自担风险,打破刚兑。二是将互联网金融纳入规范。三是对金融风险实行穿透式并行监管。
三、金融业扩大开放与金融科技创新同步。近几年,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金融应用,正在更新生产力,正在重构金融服务模式。一是以信任链接为纽带的折叠。突破传统的支付模式,已实现千万级商户与十亿级消费者之间简单、安全、快速的直线链接。二是以流程再造为纽带的协同。区块链的共识算法、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核心技术,可以构建多维度直接交互架构,实现众多参与方之间零距离、零时差的交通,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托管、供应链金融等平台,可以达成不同参与方归并校验、实时共管的要求,达成每秒成千上万笔的算力,同时达成可靠性、安全性标准。三是以网络共识为纽带的虚拟。网络虚拟金融空间正在迅速膨胀。在这里,去中心化的网络虚拟金融游离于传统的金融管制领域之外,对金融监管已经构成巨大的挑战。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政府的职责;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政策的底线。对于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苗头,政府及时出手管控,防止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应该是必要的。
针对以上的行业特点,金融应注意三点:一,注意维护金融安全。二,注意提升监管效率。三,注意固守金融本源。
金融创新当然要有突破天花板的勇气和智慧,要有能力开辟蓝海,创新产品和渠道,创新服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不过,任何金融创新都必须固本守初。实践证明,金融科技推动创新和进步,也必然伴生风险和隐患。对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控措施,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科技发展必须规范有序。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坚持保护投资者、存款人的根本利益,是成熟国家金融监管的底线,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可持续的金融科技发展之道应该是:勇于创新但固守金融的本源,敢于变革但不触碰金融安全的底线,善于构建捷径但不走旁门左道。
以下为演讲全文:
李礼辉: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宣布了金融业扩大开放的6+5政策措施。近期落地6项:一是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内外资一视同仁,允许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二是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到51%,3年后不再设限;三是不再要求合资证券公司境内股东至少有一家是证券公司;四是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每日额度扩大4倍;五是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估业务;六是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与中资机构一致。年底前将进一步推出5项:鼓励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纪、消费金融等银行业金融引入外资;对商业银行新发起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理财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不设上限;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业务范围;不再对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单独设限,内外资一致;取消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前需开设2年代表处的要求。
这一轮的金融业开放有几个重要的特点。
一、从保护性的有限度开放转变为实行国民待遇的全方位开放。
几十年来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基本上是保护性的有限度开放。例如限定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经营区域,限制合资金融机构的外资持股比例和股东身份。与此同时,支持国内金融机构扩张。这就如同在金融业的大湖中放进了一批带着金箍的外来鲶鱼,同时放养越来越多的本地鱼,外来鲶鱼可以搅动湖水,促进鱼群游动,但很难张口吞噬本地鱼。在保护性的金融开放环境中,中资的金融机构面对的是低烈度的竞争,在经济超高速发展、金融市场超常规扩张的过程中,各项金融业务得以迅猛发展。年,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78万亿元,比年增长4.65倍。外资的金融机构业务发展顺利,经营规模和盈利持续增长,但市场占有率难以大幅度攀升。到年底,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性机构家,总资产3.24万亿元,比年增长10倍,占全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只有1.65%。
新一轮金融业开放,全面开放外资准入,放开了外资持股比例,放开了子行与分行,放开了业务范围。资本市场实行双向开放,“沪伦通”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即将开通。
与此同时,由美国挑起的 箭在弦上,可能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对更加开放的中国金融业构成冲击。
二、金融业扩大开放与从严监管同步。
一是让财富管理业务回归本源。
资产管理业务新规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理念。明确按照产品类型而非机构类型实行统一的监管标准,减少监管真空,消除监管套利。明确资产管理业务“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推动预期收益型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让投资者在明晰风险、尽享收益的基础上自担风险,打破刚兑。明确审慎监管原则,按照资金募集方式分类设定负债杠杆及可分级私募产品的分级比例,严格控制嵌套层级,以便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维护债券、股票市场平稳。
二是将互联网金融纳入规范。
明确互联网金融的金融属性,按照国家的金融法律法规实行同一的合规监管,不留法外飞地,堵塞监管漏洞。明确互联网金融业务也必须持牌经营,禁止“打擦边球”无牌经营,整治现金贷,叫停网络小贷。明确网络支付监管制度,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年1月14日实行%集中交存。
三是对金融风险实行穿透式并行监管。
并行监管主要包括: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并行,传统业务监管和创新业务监管并行,有牌照业务监管和无牌经营监管并行,表内业务监管和表外业务监管并行。穿透式监管注重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之间同业合作的业务链,注重交叉金融产品,注重影子银行,严查同业、理财、表外等业务层层嵌套,严查资金来源、资金投向和底层资产,禁止隐匿资金实际用途突破信贷限制和投资限制,禁止表内资产虚假出表突破杠杆限制和资本限制,禁止违规加链条进行监管套利。
三、金融业扩大开放与金融科技创新同步。
近几年,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金融应用,正在更新生产力,正在重构金融服务模式。
一是以信任链接为纽带的折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