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已知推导未知,关于2022年的几个猜想
距离##年还有20多天,最近一直在思考对于即将来到的年,作为社会中最普通的一份子,在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将面临哪些问题和困难,又会有哪些机会。
正式行文之前,必须要对年和年这两年的一些已经明朗的形式进行回顾,更有利于清晰明了年可能要发生的事情。
首先,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情,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消退,两年过去了,人类对新冠病毒可以说是无能为力的,在我们研究新疫苗、新药品的时候,新冠病毒也在不断的进化,从德尔塔到最新的奥密克戎变种,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虽然从内心里我认为人类定会战胜新冠,但是年仍然会是与新冠继续战斗的一年。
第二,全球主要国家和经济体进行经济下行周期的趋势已经明朗。无论有没有新冠,经历数十年的经济上行之后,经济周期规律无可避免的发生作用,年经济下行的趋势会更加明显。
第三,通货膨胀的幽灵越来越近,无论是漂亮国还是我们自己,在高层在面对经济危机时最先想到的就是货币放水。仅年漂亮国一共放出超过10万亿美元的货币增量,而我们自己在年也通过定向降准、定向降息等等不同的方式,放出了大约8~12%的M2增量。
第四,失业率进一步提高是必然发生的事情。由于我们国家使用登记失业率作为失业率统计口径,使得真实的失业情况一直扑朔迷离。不过大家可以看看今年农村里提前返乡的人是不是增加了许多,可以看看被迫从事“自由职业”以及“自主创业”的人是不是大幅度增加就能管中窥鲍,可见一般了。
基于以上四个判断,在年可以推导出很多原本看不清的真相,也希望通过本文,能够让挣扎求存的人在年到来之际,可以做更多的准备。
老实说,在这种艰难的大环境之下,大部分普通人是很难过得比经济上行期时更好的。只有极少数能够猜中未来,且本身具备足够的资源和能力的人才有可能在这种形势下逆势上扬。本文尽可能将明年对普通人产生重大影响的风险与机遇进行解析,各位读者酌情参考。
(因审核原因,很多观点不能进行深入分析,请各位读者谅解)
文章较长,先写提纲:
一、年最大、最有可能发生的三个风险
二、地产这个“夜壶”,很可能还得用
三、应对失业的一些可行办法
四、普通人可以尝试的一些机遇
————————————————
认知决定层次、选择大于努力,独立思考使我们不盲从亦不屈从。
“不唯上、只唯实”是我等自媒体人的基本价值观。
维护普通人的利益是我等自媒体人的良心所在。
—————————————————
一、年最大、最有可能发生的三个风险
第一个风险,新冠疫情继续扩散,全球国家关门防疫,出口行业受到巨大打击。随着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已经有以色列,日本、新加坡、英国等等国家陆续关闭国门,要知道在过去2年里欧美这些国家从未如此严肃认真的对待新冠(他们一直把新冠当感冒)。这说明关于“奥密克戎”一定有很多我们不了解、不清楚的信息,否则欧美不会如此的紧张。
关门防疫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出口受到严重打击,年下半年至年上半年,我们凭借着制造业的全面性以及防疫的有效性,着实在全球的出口市场中独领风骚。但是如果一旦各国关闭国门,那么出口行业必将面临巨大的冲击。
第二个风险是,经济继续下行,失业率持续上升。其实经济下行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了,央行在12月最新的通告里就已经不再提“稳中向好”,改为“下行压力加大”。这样的描述,其实是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了大家,高层对年经济走向的基本判断了。
经济下行,对普通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失业风险越来越大,各位可以搜索一下头条的热门话题“失业”绝对是年最热的话题之一,并且是持续时间最长的话题。
第三个风险是,货币超发,通货膨胀、债务偿还压力增大。现在政府挽救经济下行的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货币宽松。无论中外,概莫如此,拜登上台一年,光是直接发放给平民的补贴就超过10万亿。虽然现在我们还不知道中国年的M2增量,但应该不会低于年,毕竟央行在12月初突然宣布降准,就说明11月的经济指标绝对不好看(每月15日公布上月经济指标)。
对于大部分中国的平民来说,经济下行与通货膨胀,叠加失业风险之后,债务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人均负债约15万,全国债务总额超过万亿。如此大的偿债压力,让很多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当然以上三个风险,也有不发生的可能性,毕竟世界经济环境随时在变化。另外还有一个风险不能直说(审核不通过),那就是中美两个世界巨头,虽然不大可能直接发生武力对抗,但是总得需要找一个舞台扳一扳手腕,这个地方在哪,各位读者应该心知肚明。
一旦发生,对已经和平了几十年的我们来说,是不是有足够的物质和心理准备,均是未知数。
(这几行字反复修改,侥幸过审,请各位读者谅解)
二、地产这个“夜壶”,很可能还得用
和目前全网主流观点不一致的是,我认为年极有可能成为地产调控的一个转折点。历经史上最严厉的地产行业调控之后,事实上全国地产市场已经形成了非常一致的悲观预期。无论是购房者、开发商、建筑商、地方政府,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参与者,对地产行业的前景都是非常悲观的。这说明政府对地产行业近五年的严厉调控已经扭转了行业预期,而现代经济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预期,一旦预期形成,想要扭转得花九牛二虎之力。可以说高层对地产行业调控的阶段性目标已经达成了。
房住不炒的基本政策,已经被市场执行(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和接受。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一直想要的新旧动能转换,其实在现实当中困难重重。旧动能(地产)确实已经熄火,新动能(高科技、智能制造)却并没有真正地起到拉动经济的作用。
春节将至,各地的土地招拍挂市场一片惨淡,大量的土地流拍。要知道年,土地出让金占地方政府总收入的40%,如果缺少了这一块,试问哪个行业的税收可以弥补?
厦门市思明区一个核心地段地块流拍
除此之外,随着大量头部开发商连续爆雷(以皮带哥的某大为代表),停工、裁员、上下游应收账款违约等等系列性的反应已经显现。
有人说买了房子就影响了消费,但是试问还有什么产品的消费金额能超过房子的吗?买房以后的装修、家电、家具等等就不是消费了吗?
如果春节后开发商仍然没有缓过来继续停工,上亿的农民工在城市里闲逛,请问谁不担心?
以上的看法并不新鲜,其实中央政治局经济工作会上,已经对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转向进行了描述,“房住不炒”三年来首次未提及,而是改为“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这样的提法,意味深长,值得细细品味。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跟随政策走向,后文我再详细地谈一谈。
基本的观点就是:在新的经济增长点未能成熟之前,稳投资、稳经济、稳就业的目标大于对地产的过度打压。
年,很大可能房地产这把“夜壶”,还会再用一用。
三、应对失业的一些可行办法
前文讲过,年,失业的风险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各位打工人,那么作为普通人来说,如何应对失业的风险,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里我仅从我个人的见解出发,给各位读者一些意见和建议:
企业在生存面临问题的时候,能做的选择其实并不多,裁员是可控的选项之一。所以当公司开始裁员的时候,抱怨或者躺平都没什么用。即使是当年的国企,也有很多的下岗工人,光是呼吁企业主要有社会责任、要有良心其实是没什么实际意义的。
如果你所在的单位开始裁员,那么以下几个建议可以供你参考:
1、好好表现,哪怕是装作很忙,多加加班,让有决策权的领导看到你的价值。再理性的人都有感性的一面,当你表现出非常努力的时候,至少你的被裁的秩序会往后排很多。
2、假装不知道有裁员计划,主动多接一些工作。裁员是陆陆续续的一个过程,主动去接一些离职人员的工作,是可以让你被裁的概率的。
3、偷偷找工作,作为员工无论你怎么努力,如果企业经营出了问题,裁员是无可避免的话,即使你不在被裁员名单里,骑驴找马地找新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4、如果你接到了裁员通知,在离职补偿没有谈妥之前,千万不要傻傻地搞对抗,不到公司报道上班。而应该照常的到公司打卡上班,哪怕没有工作内容,也要厚着脸皮去。并做好考勤证据收集,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这样也许可以帮你争取到更多的补偿。
5、当然最有效的办法并不是前面4条,最有效的办法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实力。要么成为解决问题能力最强的那个人,除了你别人都不行。要么成为有决策权的领导,由你去决定谁去谁留,而不是被别人决定。绝大部分公司裁员都是从普通员工开始的,而不是从领导干部开始的。
6、趁年轻,有干劲有冲劲的时候多积累财富,多积累技能,在35岁之前要么努力让自己的存款至少可以让你衣食无忧,可以看看我另一篇长文《改写命运——普通人的财务自由之路》,里面有一些对于普通人适用的“低配版财务自由”的建议。要么尝试在主职之外,多尝试一些不占用大量时间的副业,当然下班跑滴滴送外卖并不能算是好的副业。
四、普通人可以尝试的一些机遇
我曾经在《经济危机——普通人实现财富跨越的最好机会》一文中讲过,经济危机是危中有机,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光有裁员失业的压力,其中也有不少的机会,只是看你有没有眼光发现机会,有没有能力抓住机会。本文讲的机会,并一定适用于每个人,仅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难免偏颇,各位读者酌情参考。
第一类机遇优质房产
经历年的大起大落之后,房地产行业真正地进入了最近十年来的冰点。但并不意味着房产就真的失去了他的价值。
网上各种天天喊地产完蛋的言论,不过是迎合穷人的情绪罢了。即使人口减少,仍然会出现人口越来越多的超级大城市,日本、德国、美国都是如此。人口减少首先冲击的是小县城、然后是四线城市、再然后是三线城市。反而像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以及成都、合肥、杭州、西安等一些省重镇,未来反而会是人口,技术、资源的聚集地,这一轮的房价下行(其实连10%的下跌都不到)对于有眼光、有胆识的人来说就是个机会。本人也在今年购入了一套西部最大省会城市的房产,这是对中国国运、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判断,没有眼光的人请勿用你的见识来评价。
只要大家稍微去网上查一查那些人口保持流入,且经济发展良好的城市,就知道该在哪里投资了。
第二类机遇,社区服务业
虽然疫情对实体商业冲击很大,但是人们的生活需求并不会消失,只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疫情对于集中商业(购物中心)确实形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对于带有大量堂食的餐饮行业也是毁灭性的打击。但不代表大家就真的不吃饭了,不购物了,只是很多人被习惯性的思维给蒙闭了双眼。
比如我自己就从今年开始投资布局社区的外带餐饮,以轻餐,速食为卖点,不设堂食,业主回家顺手就可以打包回家。毕竟谁愿意在疯狂工作一整天以后还要花两个小时来做饭呢?
同时,像社区药店、社区宠物店、洗衣店等等,反而在疫情之下闷声发大财。当然要做这样的店,需要你对行业、对供应链、对顾客都有深度的了解才能做好。并不存在随随便便就躺赚的情况。
第三类机遇,个性化自媒体
这两年自媒体是非常火爆的概念,非常多的人都在尝试,但是能够盈利的账号是非常少的,(包括我自己)。当然,写写头条确实是我的业余爱好,一周花在头条文章上的时间不超过三小时,也不去做视频,同时也拉不下面子请各位粉丝打赏。有人给我说,只有我的粉丝一人给我打赏10块钱,我一年的生活费就绰绰有余了。(打赏通道:右上角...符号里,才能找到打赏按钮,头条对打赏太不友好了)
说说我的心得吧,真要把自媒体做好,在没有团队运营的情况下是非常难的,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1、极具个性
要么是观点,要么是画面,要么是音乐,一定要在某一个点上有突出的个性,与众不同。最近特别火的抖音账号“张同学”就是如此。
2、极具故事性
大多数人发的短视频,要么是抄袭别人的段子,要么就是随手发一些生活见闻,这是很难火起来的。
随着短视频的发展(内卷),未来有故事性,有编排,能打动力的视频必定会成为追捧的对象。
3、充分利用职业(身份)的加持
一般来说,任何平台都喜欢能带来流量的作者,而不是去吸取平台流量的作者。如果你小有名气,或者职业有一些权威性,其实可以带来不小的合法收益。比如胡锡进,他的头条年收入应该是超过百万的。
4、极具针对性
不要奢望你的自媒体获全网所有人的喜爱,你要做的是对你的粉丝(尤其是有价值的粉丝)进行准确的定位,先找到粉丝,再投其所好进行制作,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第四类机遇,政策正在鼓励的科技创新性质的小微企业
之前一个程序员朋友靠着自己开发的一个APP,大根三个月时间,就从某地方政府的科技产业园领到了20万的补贴。且不论这个补贴的合理性,光从这一件事上就可以看出中国政府目前对于科技创新有多么的迫切,我甚至怀疑各地政府有科技创新、科技企业补贴的指标。
年,如果你恰好有科技方面的创新能力,可以去各地政府的各种产业园中申请入驻及各种补贴,当然这不是让大家去骗补,而是如果你有这方面能力,一定要去争取政府的政策扶持,可以让你创业成功的机率大幅度提升。
结语:
年必将是非常艰难的一样,未雨绸缪是每一个想要更好地生活的人应该要去考虑的事情。
当然,我对中国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只是过程中的曲折,困难都需要我们去一步一步的克服。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另外如果喜欢本文的话,请各位多多点赞、转发、评论、打赏(打赏按钮在右上角的“...”符号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