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社会同样是人口老龄化,新加坡是如何

人口老龄化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社会趋势之一,

几乎所有社会领域都受其影响,

包括劳动力和金融市场、

住房、交通和社会保障等、

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

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约9.62亿,

占全球人口13%,且每年以3%左右的速度增长。

到年,全球除非洲以外,

所有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将接近甚至超出三分之一。

全球老龄人口数量在年将达14亿,

年达21亿,年上升至31亿。

据新加坡政府统计,

65岁以上居民在全国总人口中的占比不断攀升,

年为5%,年为9%,年达到了13.7%,

并且预计年将达到23%。

以下几组数据也显示出新加坡社会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出生率与死亡率

年至年,新加坡每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加。

人口年龄中位数

年至年,新加坡人口年龄中位数从40岁提高到40.8岁。

养老问题

年至年,

新加坡老龄人口支持比例从13.5下降到4.8.也就是说社会中每一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只有4.8位年龄在20-65岁之间的青年人提供支持。

新加坡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

实际上,

新加坡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着手解决老年人的问题:

从中央公积金制度(CPF)的建立、

各项老年救助措施的出台,

到政府、社区、机构等多方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实践与创新。

这其中的很多举措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中央公积金制度CPF:

英文全称为CentralProvidentFund。

适用于所有在新加坡工作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PR)。

一但开始工作,

雇主就会为员工开通一个CPF账户,

由员工个人和公司按员工月工资

(包括当月奖励分红,如果有的话)

的一定比例存入。

CPF里有三个户头,

分别是OrdinaryAccount(OA,普通户头)、

SpecialAccount(SA,特别户头)、

MedisaveAccount(MA,保健储蓄户头)。

存入CPF的数额又将按照政府规定的比例分配到以上三个户头中。

除了雇主,子女也可以为父母补交公积金,

或以公积金为父母交医药费。

每个人在62岁以后可以提取CPF的存款,

这实际上就是鼓励个人养老和家庭养老,

并提早为老年生活做好准备。

社会支持:

为鼓励老年人回归职场与社会,

年,

新加坡政府推行了《退休与重新雇佣法令》,

还为老年人提供就业培训。

此外,还有由新加医院、

养老院以及乐龄之家,

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与康复、

失智症日间护理等服务;

此类机构均可获得政府补贴。

新加坡保健促进局还专设针对老年人的健康推广项目,

以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并鼓励他们积极运动,

保持活跃。

生育政策:

新加坡政府还及时对人口政策进行了调整,

不仅取消了过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规定,

还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

以提高新加坡的生育率,

逐步改变人口结构。

住房政策:

新加坡政府还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

如多代家庭组屋优先计划(Multi-GenerationPriorityScheme):

两代人同住可优先获得购买租屋的资格;

与父母邻居补助(ProximityHousingGrant):

最多两万新币的住房补贴,

鼓励子女购买离父母较近的租屋,

方便子女照顾老人,

同时又保证老人的独立性。

总的来讲,

新加坡养老设施条件完善,

各类政策扶持力度大:

为老年人提供了养老、医疗、住房等全方位的保障;

在提高出生率、解决人口老化问题的同时,

也力求保证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01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