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别于大众的认识十年维度看聚酯产业链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_p2/
来源:对冲投研四个核心结论1.短期内PX与PTA大概率延续强势。近来PX-PTA-PET产业链价格大幅上涨,主要受到成本上涨和低库存推动。受益于PX亚洲新增产能释放缓慢,PX价格连续上涨,8月3日PX中国主港CFR为.67美元/吨,较7月1日价格.67美元/吨大幅上涨美元/吨(+12.8%)。同期叠加人民币贬值因素,折合国内PX人民币价格自元/吨上涨至元/吨,上涨元/吨(+16.8%)。受下游需求拉动,PX、PTA和长丝近期库存均呈现下降趋势。截至8月3日当周,国内PTA流通环节库存下降至75.5万吨比年初下降49.5万吨(-39.60%)。我们预计随着9月旺季来临、以及8月份PTA厂家检修较多,库存仍有进一步下降空间。当前PTA-PX价差回升至元/吨左右,距离年内高点元/吨尚有一定空间,PTA可能进一步冲高。2.中期看聚酯下游景气维持高位,PTA未来一年无新增产能,供需持续向好。年起,纺织服装业的需求复苏带动行业进入了新的补库存周期,聚酯涤纶需求回升,我们预计-年聚酯涤纶需求增速维持在6%以上。年聚酯行业新增产能达万吨与需求增长基本匹配。18年我国PTA名义总产能万吨,对应国内聚酯产能万吨的需求为(以开工率%计算)万吨,PTA产能过剩量仅万吨,考虑到长期停车产能,PTA实际供给已非常紧张。恒力石化PTA装置可能于年年底前投产。到年以前,PTA新投产装置较少,尤其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PTA供需呈紧平衡状态。3.从产业链总利润水平来看,聚酯产业链的利润高点出现在年前后,此后进入为期5年的下行通道,在年触底后恢复上行趋势。从产业链利润分配结构来看,随着行业供需格局的改变,产业链利润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年,行业利润结构较为均匀年以后PTA扩产加速,PTA自给率迅速提升,到年完全实现自给,PTA和聚酯端利润下滑,产业链利润集中在PX;年以后因下游需求的复苏和产业链总体利润的恢复,在PX利润基本维持的情况下,PTA和聚酯利润逐渐向上修复。随着民营大炼化的投产,PX的利润将会回归,一体化龙头话语权增强。-年,我国新增PX产能达万吨,且大都源自大规模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拥有很高的准入壁垒和突出的成本优势。长期看,PX-PTA-聚酯各环的利润将会趋于平衡,一体化优势明显的企业会享受行业红利,不论哪个环节上涨都会受益。4.我们重点推荐民营炼化龙头恒逸石化、桐昆股份、恒力股份和荣盛石化。恒力股份长兴岛项目、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浙石化舟山项目、恒逸石化文莱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先后落地,在产业链利润再分配的过程中,一体化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大大强于产业链上某一环的竞争对手,长期发展空间巨大。有别于大众的认识:PTA期现大涨的原因及逻辑近期PTA期现价格大涨,恒力万吨产能检修,同时叠加社会库存低,下游需求旺,8月3日华东的PTA现货价格已上涨至元/吨。我们的核心逻辑是:1)短期看:PX最强势,PTA-聚酯行业库存低,受汇率、旺季来临等因素影响,期现价格短期仍有上涨空间;2)中长期来看,PTA未来1年时间没有新增产能(除福化万吨复产),产业链环节利润的重新分配,价差有望向上修复;3)长期看目前PTA+聚酯的加工费并没有回到09、11年的高位,除行业平均加工费成本下降外,也与PTA实现全部进口替代有关,但是中长期产业链三环节的利润有望重新分配,因此一体化优势的企业最为受益。报告正文市场可能担心本轮PTA行情的持续性。我们认为短期内PX和PTA供需面向好、库存低位、现货流通较为紧张,而且PTA价差目前并未突破年内高点,随着旺季来临价格有一进步上涨动力;中长期来看随着民营炼化的投产,产业链利润将出现再分配,PX的利润将会回归,而PTA价差会继续向上修复。1.短期观点:本轮行情源于成本上涨、汇率波动和低库存近来PX-PTA-PET产业链价格大幅上涨,其中一大原因是成本端推动。受益于PX亚洲新增产能释放缓慢,印度国家石油公司(90万吨/年)降负荷运行,日本JX(35万吨/年)、韩华化学(万吨/年)和新加坡埃克森美孚(53万吨/年)有检修预期,PX价格连续上涨,8月3日PX中国主港CFR为.67美元/吨,较7月1日价格.67美元/吨大幅上涨美元/吨(+12.8%)。同期叠加人民币贬值因素,折合国内PX人民币价格自元/吨上涨至元/吨,上涨元/吨(+16.8%)。聚酯和下游江浙织机开工率较高,产业链需求旺盛。我们观察到,春节过后至今年8月,国内聚酯工厂与江浙织机负荷率迅速攀升后维持高位,3-8月聚酯工厂平均负荷率为89.78%,江浙织机平均负荷率为81.19%;而去年同期聚酯工厂和江浙织机平均负荷率分别为85.52%和75.55%,同比提升5%左右。PX-PTA-聚酯长丝库存都处于历史低位。受下游需求拉动,PX、PTA和长丝近期库存均呈现下降趋势。截至8月3日当周,国内PTA流通环节库存下降至75.5万吨,比年初下降49.5万吨(-39.60%)。我们预计随着9月旺季来临、以及8月份PTA厂家检修较多,随着PTA产量损失,库存仍有进一步下降空间。从期货交易层面来看,本轮PTA行情中,期货的仓单数量仍然较低,仅与年同期接近,反映出市场上的PTA工厂普遍对行情持乐观态度,做空套保的操作较少。短期内PX与PTA大概率延续强势。因PX装置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国内PX去库存进展较快,价格有望高位坚挺或进一步攀升;PTA现货流动性紧张,部分供应商存在超卖现象,当前PTA-PX价差回升至元/吨左右,距离年内高点元/吨尚有一定空间,PTA可能进一步冲高。2.中期观点:聚酯及长丝下游景气维持高位,PTA未来一年无新增产能,开工率将逐渐上行聚酯涤纶供需基本平衡,行业维持高景气。涤纶主要应用于服装、家纺、工业用品等领域。由于棉价10-11年暴涨和化纤对棉花的替代效应,-年是我国聚酯行业投产高峰期,此后国内新增产能投放量一直稳定在年均万吨左右。我们预计今年我国聚酯总产能达到万吨。从发达国家经验看,聚酯需求与人均GDP呈正比例增长,过去3年,全球聚酯产能年均增长超过6%,我国聚酯产能也维持在5%左右的增速。预计涤纶长丝将维持5%左右的需求增速,增速一般与聚酯产业增速趋同,年以来,涤纶长丝产销率接近%,库存天数仍然处于历史低位,行业景气度较高。根据对过去20年纺织服装企业库存与营收的复盘,我们发现纺织服装企业存在时间跨度在5-6年左右的长周期库存变化。在到年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游需求的快速释放,纺织服装类企业的库存处于上升周期,并带动同期涤纶长丝需求增速维持在20%左右;而在到年间,由于海外经济下滑、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纺织服装企业进入了为期七年的去库存,同期聚酯涤纶需求增速也从20%左右下滑至5%。年起,纺织服装业的需求复苏带动行业进入了新的补库存周期,聚酯涤纶需求回升,我们预计-年聚酯涤纶需求增速维持在6%以上。年聚酯行业新增产能达万吨。截至今年7月,聚酯行业累计新增产能万吨,预计下半年将再增加约万吨产能。今年聚酯维持产销两旺的行情,产能的增加与下游需求增长基本匹配,拉动产业链景气度持续向上。PTA过剩产能基本消化,是本轮PTA上行周期的核心原因。年国内PTA产能6万吨,生产企业平均开工率长期处于90%高位,行业自给率不足,导致PTA单吨净利润超过元,从而吸引大量企业投建PTA。自-年,分别新增PTA产能、、万吨。大量产能的投放,造成行业严重过剩,PTA价格持续下降,-年PTA平均加工费一度跌到元/吨以下,跌破行业成本线。年以后,随着行业盈利状况低迷和环保督查的大力推行,新增产能开始逐渐收缩,同时,下游聚酯环节需求稳定复苏,PTA供需格局逐渐好转。截至目前我国PTA名义总产能万吨,对应国内聚酯产能万吨的需求为(以开工率%计算)万吨,PTA产能过剩量仅万吨;考虑到行业内仍有近万吨长期停车产能,PTA的实际供给量已经非常紧张。未来一年PTA几乎无新增产能,PTA的强势将有望成为中期常态。未来一年中,福化(原翔鹭石化)万吨PTA装置有望复产,据悉其复产时间将推迟到今年四季度;此外,华东某大厂和恒力石化PTA装置可能于年年底前投产。到年以前,PTA新投产装置较少,尤其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PTA供需呈紧平衡状态。3.长期观点:民营大炼化带来产业链利润重新分配,一体化企业享受行业红利我们站在十年的时间维度上,对聚酯产业链的总利润和利润分配进行了研究。假设PX-石脑油、PTA-PX、聚酯长丝POY-PTA-MEG三者的价差分别为A、B、C。首先从产业链总利润水平来看,聚酯产业链的利润高点出现在年前后,此后进入为期5年的下行通道,在年触底后恢复上行趋势。-年期间,国内PX和PTA均大量依赖进口,产品价差维持高位,且同期棉花价格大涨,长丝对棉花替代带动需求量激增,因此产业链整体利润大幅上行。-年,随着下游需求转弱、而PTA和聚酯大规模扩产,行业利润迅速下降。年以来,伴随着油价中枢上行,以及产业链上扩产速度大幅减缓,产业链利润逐步上行。从产业链利润分配结构来看,PTA利润被严重压缩;随着行业供需格局的改变,产业链利润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年,行业利润结构较为均匀;年以后PTA扩产加速,PTA自给率迅速提升,到年完全实现自给,PTA和聚酯端利润下滑,产业链利润集中在PX;年以后因下游需求的复苏和产业链总体利润的恢复,在PX利润基本维持的情况下,PTA和聚酯利润逐渐向上修复,目前聚酯涤纶利润已修复至十年中枢,但PTA利润仍然低于历史均值。对聚酯价差的历史波动复盘显示,近十年内两次大涨大跌,-年是因为棉花价格大涨带来利润大幅提升,-年因为油价快速下跌导致产业链利润萎缩而利润大幅下降,其他时间聚酯价差基本维持在1-1元/吨左右。PTA行业因为产能扩张周期较长、投资规模和产能规模较大,行业利润的波动也更大,自年起,行业内扩产都采用单线年产能在或万吨左右的大型装置,以降低生产成本、应对低价竞争,导致PTA价差长期处于低位。PX装置壁垒更高,行业竞争格局最为稳定,产能扩张速度远低于下游需求增长。年中金石化投产后,国内几乎无新增产能,因此PX年均价差波动较小,维持在3-3元/吨左右。随着民营大炼化的投产,PX的利润将会回归,一体化龙头话语权增强。-年,我国新增PX产能达万吨,且大都源自大规模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拥有很高的准入壁垒和突出的成本优势。长期看,民营大炼化除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76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