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历史铁矿石期货干了件大事金融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王宁

近日,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与山东莱钢永锋国贸(下称永锋国贸)等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签订了两笔以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价格为基准的基差贸易合同。今年,力拓、FMG等境外矿山也都开始用人民币计价销售铁矿石。在淡水河谷等境外矿山巨头加入铁矿石人民币计价贸易行列后,国际铁矿石贸易采用人民币计价销售有望成为趋势。在这一趋势中,国际化的铁矿石期货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

A

改写历史铁矿石贸易参照“中国价格”

长期以来,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和贸易国,在国际铁矿石定价上却缺少与庞大贸易规模相匹配的影响力。在钢铁市场上,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推广基差贸易模式的呼吁声不绝于耳。近日,巴西淡水河谷与国内钢铁企业签订了基差贸易合同。双方以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合约为价格基准,矿种设定为巴西混合粉(BRBF)。国内钢铁企业利用铁矿石期货对冲风险,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尝试将我国铁矿石期货价格作为参考,进行贸易定价,这将成为国际铁矿石市场期现结合的经典案例。

据永锋国贸总经理李超介绍,淡水河谷与永锋国贸的基差贸易模式是典型的卖方叫价模式,双方以“期货价格+基差”为结算价格,淡水河谷作为卖方,在点价期内,多次完成点价。双方充分结合了淡水河谷现货销售价格以及永锋国贸采购需求,在铁矿石期货合约上点价,参考国内期现货价差等来确定基差。具体来说,双方以Mysteel每日18时公布的山东港口BRBF价格与铁矿石期货合约收盘价格差额的均值为基差。同时,合同约定的铁品位是62.5%,而实际交货铁品位为63.3%,提高了0.8%。根据合同协定,按铁品位每升高1%、价格升水10元/吨计,最终价格是在期货价格加基差的基础上升水8元/吨。基差确定后的连续5个工作日内,卖方淡水河谷可以发起点价。点价后,买方利用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对冲。

在实际业务中,买方可以根据一个预期价格支付总货款,以完成现货交易。在卖方点价后,根据点价价格、事先确定的基差、铁品位升贴水等形成最终贸易价格,以此据实结算货款,多退少补。这种“先交货后点价”的操作模式可以在保障双方利益、对冲价格风险的前提下,更灵活地开展业务。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基差贸易之前,淡水河谷早在年就尝试在我国港口进行混矿生产,年开始在港口推出人民币现货销售。年,淡水河谷人民币现货销售量达到万吨。近期,淡水河谷以期货价格为参考进行现货销售,是境外矿山继长协定价、普氏指数定价模式之后的又一次全新探索。以往国际铁矿石贸易以普氏指数为定价依据、以美元为计价货币的局面有望改观。

实际上,矿山巨头在国际铁矿石贸易中用人民币计价、用期货定价,淡水河谷并非个例。据了解,力拓和FMG今年也成立了中国贸易公司,在中国港口开展人民币计价的现货贸易,其价格参考港口现货和期货价格。

B

多方共赢基差贸易助力企业管理风险

钢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原料和产品价格波动成为影响产业企业发展的主要风险。尤其是今年,在境外矿难、飓风天气以及国内需求调整的多重影响下,铁矿石价格经历了“过山车”行情,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来,国内一些钢铁企业将传统贸易与衍生工具相结合,在全产业链深度整合基础上,探索期现融合的发展路径,不断创新和完善铁矿石贸易模式。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永锋国贸此前与国际矿山、贸易商多次开展基差贸易,在利用期货工具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在李超看来,相对于传统的长协、普氏指数定价等模式,基差贸易模式有三方面的优势。一是定价周期更加灵活。企业可以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定价周期,不必像长协及指数定价模式一样,将周期限定于某一个时间段内。二是易于实现风险防控。期货市场提供了公开透明和实时的价格信号,让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动态管理交易和库存。无论双方采用何种点价方式,都可以通过预先设计业务流程,大幅降低违约风险。三是增加定价的透明度。由大量的产业企业和投资者公开交易形成的期货价格更公允,更能反映供需格局,从而避免了指数定价小样本决定大市场的局限性。

相关市场人士表示,下游钢铁企业通过基差贸易可以提早拿货、灵活定价,以锁定成本和利润。相比绝对价格变化,基差波动幅度更小,开展基差贸易更便于钢铁企业降低交易风险。

从基差贸易中受益的不仅是下游钢铁企业。对于矿山而言,基差贸易采用卖方点价模式,矿山在不用进入期货市场交易的前提下,以人民币计价、以期货价格为基准销售港口现货,在对冲风险的同时也拥有了更多的定价主动权。“基差贸易具有灵活性,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以人民币计价、管理价格风险的工具。随着港口贸易和人民币计价方式的普及,基差贸易势必丰富现货贸易定价模式。”淡水河谷相关负责人说。

国信期货是淡水河谷开展基差贸易的服务提供方。国信期货总经理余晓东表示,基差贸易灵活多样,点价方、交货期等均可协商,有利于双方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业务,实现共赢。“对上游矿山而言,基差贸易有利于锁定合理生产利润,拓展销售渠道。对下游钢铁企业而言,基差贸易可以提前锁定资源,优化库存管理和采购流程,实现降本增效目的。”

余晓东还提到,此次业务中相关企业利用了大商所商品互换交易平台与国信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国信金阳签订互换协议,而利用大商所互换平台对冲行情波动风险,在铁矿石基差交易中尚属首次,其是产融结合的又一突破。此项目已经申报大商所年度“企业风险管理计划”试点,以促进基差贸易在更多领域、更多企业推广和普及。

C

模式创新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目前,境外矿山和国内企业以人民币为计价货币、以基差贸易为手段的铁矿石贸易量还较为有限。但是,随着铁矿石人民币计价的兴起,国际铁矿石贸易中美元和普氏指数的优势地位可能会松动。在相关市场人士看来,铁矿石人民币计价模式有望成为趋势,其符合上下游利益。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境外矿山推出铁矿石人民币计价、开展基差贸易,除了对冲价格风险,也与其销售模式的改变紧密相关。国泰君安期货产业服务研究所研究员马亮表示,对于境外矿山来说,以前,销售铁矿石到中国市场的运输距离远,时间周期长,采用人民币结算,其间面临汇率风险,他们倾向于选择国际上通用的美元作为结算货币。但近年来,淡水河谷等境外矿山将混矿和销售前移至我国港口,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时间跨度长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在国内港口混矿后直接落地销售,采用人民币一口价的方式更为有效便捷,也有利于拓展和维护中国企业客户。

“将市场前置到中国港口,可以增加港口货物吞吐量,更加贴近中国市场。定价方式也要随行就市,更多参考中国的期现货价格,同时采用人民币结算方式。”本钢集团销售中心期货贸易部副部长孟纯告诉记者。

此外,境外矿山每年在中国以人民币采购设备,推出人民币现货销售后,可以实现人民币财务进出的内部消化、轧差,减少外汇资金划转带来的汇率风险。

相关市场人士表示,推动境外矿山主动采取人民币计价销售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大商所铁矿石期货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去年5月引入境外交易者、实现对外开放后,我国铁矿石期货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境外产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